1
网红时代变味的公益
前些日子,小编刷抖音发现了魔幻的一幕,两名主播约战,通过限时粉丝打赏音浪多少的方式进行PK,累计数额高者获胜,败者要去往大凉山当地进行直播,直播2天后主播立即涨粉近10万.
我端起好奇心的小板凳,持续地关注着PK输掉的主播的后续。果然他们在直播结束后13小时就开车到达了大凉山,跟着主播的镜头,大凉山满目疮痍,全是泥泞的道路,皮肤黝黑的当地人和简陋的土墙茅屋。
直播中的小朋友们说着为了上学要走4个时候的路的时候,网友们都心酸地呼吁主播给孩子们买点衣服和文具。像这样真实的直播让人猝不及防,却又触目惊心。
接下来网友看到的就是主播冲到了当地镇上买东西,现场在小店购买衣服、鞋子、食物等,给用户以真实并出自于内心的冲动决定,也让粉丝看到自己打赏的钱的去处。
后来给当地人送东西,从停车的地方到目的地要走的路程的艰辛也在直播中给了特写,帮老人洗脸洗手换新衣的煽情也把很多网友看哭了。
在大凉山做公益期间该主播的粉丝们都是热情高涨,接下来与其他主播连线后,对方都是鼓励与支持,于是主播PK无往不利,不仅为大凉山“赢”得大量物资,还蹭蹭的涨了十万粉丝。
在短平快的流量时代,娱乐至死冲刷而下,一切事物的目的似乎都指向了吸粉和流量,当直播娱乐披上“做好事”的外衣在短视频平台故意展示时,公益也难逃变味的魔咒。
不过,工具没有原罪,变味的是使用者,这些直播,真正打动人的地方是大凉山本地人朴实的话语、黑黝黝的脸和淳朴的笑容。公益本身是值得宣扬的事物,对于品牌怎样才是公益营销的正确姿势?
2
好公益是双赢,公益和商业融合
抖音上变味的公益,尽管如不少网友所说“至少他去做了”不全是批判,但直接就能看见的主播涨粉以及PK带来的巨大音浪收益,就差写在脸上的“商业目的”总会让人产生直观的“厌恶”。
好的公益能巧妙地双赢。品牌在做公益的时候,先要在大众直接感知上摒除“挣钱”的目的,而更应该看中品牌的影响力与正能量。
比如超市里面一块专区销售“我为家乡代言”的水果,让用户既能买到家乡的水果,又能为家乡做公益,对用户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;对于品牌来说则赢得了口碑与自传播。
3
公益营销必须说真话
抖音变味的公益不值得提倡,但也有值得学习的点。一眼就能看出“变味”的公益之所以能够让这么多人相信,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“真诚”兑现,PK刚结束,主播“马不停蹄”到了大凉山并立即开始了“践行公益”,让人能够直接感受到“真诚”。
对于品牌暴露在大众视野,与大众接触,同样需要保证自己传递出的每一个信息的真诚,并且让大众直观感受到这种真诚。
去年3月疫情时期,上海的的各大商场门口发起了“无人值守爱心站”,一线工作人员如快递员、外卖员、清洁工人以及所有坚守岗位的人都可以去自取饮料、食品、化妆品、礼物等。在车水马龙的上海,所有用户都证实了活动的“真诚”。该活动成为了上海人心中的骄傲,都无条件的转发,甚至还被央视外语频道翻译报道。
品牌营销同样如此,哪怕再多的套路模型,都没有“真诚”二字来的动人。
3
品牌的营销价值,不止商业
网络主播的商业价值不只商业,他们还能通过公益活动成为榜样,产生更多正能量。我们不去关心后面这位主播是否昙花一现,但目前来说是成功的塑造了正能量形象。
同样品牌的营销价值也是一种基于全局的思考,而非常挂在嘴边的拉新、裂变、引流、涨粉、变现。公益营销不只是为品牌承担社会责任,它同样能为企业带来更有商业价值的回报。
腾讯曾经靠“一元购画”公益活动制造了现象级的刷屏事件,有580万人参加,并轻松筹措1500万元的捐款。活动的本质虽是抽奖,然而用户当自己是通过网络渠道进行捐款,并还能在朋友圈秀了一波爱心,最终腾讯和用户都双赢。
最后,公益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,自带破圈属性,能帮助品牌在营销中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。公益营销的本质是持续的解决社会问题顺便实现为品牌赋能,所以切莫搞反主次。我们给公益营销的建议是:“少些套路,多些诚意、少些冲劲,持之以恒”。